close

如果說有什麼完全正確的錄音,恐怕是有爭議的。版主一向認為只有合乎「哪種邏輯」的錄音,這些邏輯是製作人、錄音師和聽眾一起建立起來的,也就是唱片公司會朝向目標客層的偏好進行「適當」的調整,講白一點,除了唱片公司的「以為」,聽眾自己也要負相當的責任。

版主非常喜歡夏川里美(夏川りみ)的聲音,卻一直對她的錄音不甚滿意。滾石幾年來出了不少夏川里美的專輯裡,約三分之二都將「淚そうそう(淚光閃閃)」、「童神~ヤマトグチ~」這兩首招牌歌收錄進去,但版主卻特別喜歡「花」這首,原因無他,一開頭的清唱便完全將她的唱功展現出來,沒有過度的人聲殘響,細膩的轉音表露無遺,可以高亢,可以婉約,反倒是那兩首招牌歌,版主寧可上YOUTUBE「看」那些已被壓縮過的現場LIVE影片,也懶的聽被嚴重加料過的CD舉「童神」當例子好了,夏川里美唱現場和CD錄製的KEY並不一樣,何以如此,要問唱片公司。歌手灌唱片時,特別是主題曲,並非只有單一伴奏可以選擇,事前錄好數種配樂搭配不同唱腔,混音後再決定要出哪一個版本是常見的事。前陣子,因緣際會聽見夏川里美的非發行版試錄檔,才播放一分鐘,版主的心中就在吶喊,天哪!為何這樣的天籟沒能昭告於世,反而放任不怎樣的錄音在人間流竄,莫非改天唱片公司又要強調K2技術搞個XRCD出來再賣一次,還是消費者已經耳背到「隨便」的地步?和發行的CD比較,以沖繩方言演唱的「淚そうそう」KEY較低,在此不賣弄高音的夏川,用溫柔的嗓音唱出原作詞者對其早逝兄長思念的情感,轉音絲絲入扣,直入人心,另一首「童神」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兩首曲子細節豐富,動態寬廣,連歌手微不足道的失誤都沒有遺漏,真實而且自然。

人聲(歌曲)長久以來一直是人類最能接受的音樂,樂器發明的初始目的就是為了歌唱。我們很容易分辨不同歌手的特色,模仿他人的聲音亦非難事,因為人聲擁有最豐富的音色變化,並且具有高度的辨別性,而且專業的口技還能模擬各式各樣樂器(尤其是管樂器)和動物叫聲。版主向來佩服聖桑運用生花妙筆和巧思,譜出動物狂歡節的盛況與詼諧,但是沒有經過介紹與聆聽比對,你真的知道哪段是驢,哪段是袋鼠嗎?人聲是跨種族國家的,坐在布農部落舞台前的板凳上,版主不懂布農語依然震攝於八部合唱的和諧傳唱,菜英文也不影響珍娜賽德(Janet Seidel)在版主腦海裡迴蕩的抒情美聲。不需要器樂複雜的曲式,只要幾段簡單的優美旋律,就足以讓人念念不忘,人聲所帶給人們的,向來便是最直接的感受。

對於非強調節奏感的單一人聲表現,伴奏應該是來提升音場、以和諧樂音突顯人聲效果的,只要編曲適當,簡單幾把樂器甚至一部鋼琴便能和歌手進行一場絕妙的搭配,就算為了變化,也不宜把伴奏搞成主題而因此淹沒了人聲的本質。一塊專輯推出,固然屬於一種綜合性的包裝,零零總總都是賣點,但回歸主題,它就是歌唱,還有什麼比好好唱一首歌、錄一首歌更能直接回饋給粉絲的?

對於目前市售人聲的專輯,版主最不能接受的,就是操弄過多的Echo(迴音)、Reverb(殘響)和Delay(延遲),伴奏的樂器加料也就算了,連人聲都一起進去攪和,結果就是打一場混仗,這點消費者也要付起很大的責任,我們長期不良的聆聽和歌唱習慣把自己的耳朵都搞迷糊了。各位喜歡到KTV唱歌的理由是什麼,熱鬧歡唱的氣氛?美妙的歌聲?版主相信我們的歌喉不會因為從家裡到KTV這短短的路程就產生優良的質變,為何透過麥克風後聲音變好聽了?其幕後的最大功臣便是Echo,氣短唱不完尾音,沒關係,Echo幫你延伸;轉音不漂亮,沒關係,Echo幫你修飾;走了點音,沒關係, Echo幫你呼攏過去。大家可以試著把卡拉OK的Echo歸零看看,保證下次開嗓馬上就被發現,唱歌的人會明顯覺得聲音變難聽了,彷彿失去了Echo,就像人被扒光衣服暴露在大庭廣眾下。或許有人會說唱歌本來就是唱爽的,聲音當然越美越好(越假越好?),嗯,這點版主同意,自己唱的不必計較太多,但是,我為什麼要花幾百塊錢現大洋去買一塊用後製遮遮掩掩過的專輯?消費是一種求得相對價值的行為,版主希望得到一個真實而且好聽的聲音,這是身為歌手和唱片公司該有的責任,更何況過多的後製對費玉清、江蕙、夏川里美這種唱將型的歌手根本就是一種殘害,因為他們的技巧細節會隨著後製依序加料而逐漸減少,最後到達我們耳朵的訊息將變得極為有限。

我們花了錢去追求影音設備,2.1聲道不夠,5.1聲道、7.1聲道一直追加,甚至進入HI-END的領域繼續燒錢,卻任由真正的源頭隨便搞搞,即使是唱歌難聽的人,也可以透過後製和包裝繼續從你的口袋掏錢,我認為不該是這樣子的。我們聽廣播時,偶爾會有歌手專訪,實力派人士常不吝在節目中來段清唱,你是不是會覺得和CD聽起來很不一樣,這不是因為沒有伴奏,而是廣播為求說話清晰,是不能加Echo的,歌手的聲音也跟著原音不加料直接輸出。星光或類似節目的歌唱比賽,參賽者唱歌時,聲音透過麥克風後並不經效果器,如此評審才能得到真實的聲音加以評判。

版主雖然不是評審,但是唱片公司也該給我真實一點的聲音吧,不然我如何辨別誰唱得如何?還是公司本來就是要消費者永遠搞不清楚狀況?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深坑 的頭像
    深坑

    藝鄉土庫

    深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